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我省出台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 聚焦“1820”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2023-12-12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新华日报

      12月4日,省政府召开《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苏加强基础研究“施工图”和“路线图”。行动方案围绕我省基础研究发展目标,明确“1820”具体部署,即布局18个重点领域、部署18项主要任务、提出20条支持政策,全面开启江苏加强基础研究的新征程。

      布局前沿 力争“先发” 推动基础研究变革性提升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江苏历年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近年来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国拨经费数额,均居全国省份第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人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次,均占全国1/10左右;“十三五”以来累计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4项,5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制定实施行动方案,是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地的新引擎。”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介绍,针对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行动方案进行体系化设计、系统化布局,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推动基础研究实现变革性提升,力争在若干重要前沿科技方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上保持全国领先,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贡献江苏智慧、展现江苏作为。

      行动方案明确我省基础研究发展三个阶段的目标——

      到2025年,我省基础研究发展实现“12345”目标,即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苏州实验室建设;省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较“十三五”末实现“两个倍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每年达30位左右;进入全球前1‰学科力争超过40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力争达到50个,高水平构建起基础研究体系化能力。

      到2030年,我省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8%左右,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到203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9%左右,有力支撑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前列水平。

      行动方案将如何具体部署实施?徐光辉用一组数字——“1820”进行解读。

      布局18个重点领域。按照“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三类基础研究凝练方向,以期在我省最具优势、最有基础、最可能突破的方向加快形成先发优势,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夯实基础。

      部署18项主要任务。围绕“建强高层次基础研究队伍”“构筑高能级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强化高水平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塑造高品质创新生态”六个方面部署18项任务。

      提出20条支持政策。在出台行动方案的同时,省科技厅联合12个部门印发《支持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应用基础研究特区”、人才引培、财税金融、科研管理四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紧密度不高、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较难、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激发基础研究活力动力。

      构筑平台 多元投入 打造基础前沿领域学术高峰

      在刚刚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我们将持续深化战略协同、机制协同、项目协同和工作协同,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基础研究合作、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共建、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提升开放创新协同能力。”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波表示,省科技厅将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科技部门协同联动,提升策源能力,形成集成优势。

      为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引领科技前沿和开拓新兴交叉领域,行动方案将“构建高水平基础科研平台”作为主要任务进行部署,提出要打造我国相关基础前沿领域的学术高峰。行动方案提出,在物理、数学等领域支持布局建设省基础科学中心,积极预研一批基础研究中心。同时,探索建立跨学科领域、多单位协同的新型科研活动组织模式,让高水平基础科研平台成为发挥综合优势、汇聚优势资源和承担重大任务的重要载体;建立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有利于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管理机制,探索长周期评价、“里程碑”考核,力争产出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集聚和培养一批顶尖科学家。

      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基础研究。行动方案部署了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设立部省联动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加大基础研究社会化投入等任务。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戴民辉介绍,近年来,基础研究投入已成为省财政科技投入的保障重点,以2023年为例,省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大约是2020年的4倍,远超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省财政还将探索优化专项资金支出结构。“一方面,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产业升级等各环节的贯通与衔接;另一方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我省优势产业领域,聚焦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遴选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建立财政资金长周期稳定支持模式,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瞄准高层次 紧盯主力军 建基础研究战略人才蓄水池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行动方案部署的18项主要任务中,围绕“建强高层次基础研究队伍”“强化高水平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的就有6项。

      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造就“青年百人”拔尖队伍,精准引培卓越科研人才。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介绍,近年来人社部门创新实施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较好实现了“出人才”与“出成果”并重的预期。全省累计建设各类博士后载体155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近3.4万人,在站博士后1.3万人。同时在省级人才项目建设、优秀人才选拔中,对高能级博士后载体予以重点支持,助力其成为基础研究战略人才力量“蓄水池”。“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高校引进优秀博士职称认定办法、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为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江苏高校作为我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原始创新的主战场,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培养了一批高质量创新人才。”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介绍,省教育厅将紧密围绕行动方案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引培体系、进一步构筑高校高能级基础研究支撑平台,持续支持江苏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行动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我省对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让我们青年科技人员备受鼓舞。”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谭海仁说,其团队连续攻克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1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全球首条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线和中试量产线,加速了我国新型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相信行动方案将有力支持全省基础研究事业的大力发展,有助于更多更好的科研项目推进。我们也要扛起这份责任,将科研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努力攻克科学难题,勇攀科技高峰。”